推薦收藏麥可·麥克道爾《黑水》的理由

「《黑水》是恐怖文學版的《百年孤寂》。」

──《來自地獄的平裝書》(Paperbacks from Hell)

    先說,這套《黑水》很可能是未來十年內全世界最暢銷的恐怖小說
    這個在1983年以六本平裝小說系列連載出版的家族故事,
    應該沒人能想到(包括已經過世數十年的作者)會在四十年後掀起一陣熱潮,
    先是法國狂賣,接著陸續在西班牙、義大利、英國發酵,
    截至2024年9月,現在《黑水》在歐洲已經累積銷售超過200萬本
    同時出版社製作的限量精裝版,上市後價格瞬間翻漲十倍。
    依照這個熱度,可預期《黑水》絕對是改編影視最搶手的重量級IP。

    回歸故事內容來看,這個時間跨越整整50年的家族史、人類與非人之間的愛恨糾葛,
    保證能夠帶給讀者最頂級的閱讀享受。
    書中的人物、時空背景、價值觀、內心描寫、隱喻,放在現在來看也都是非常有水準的描寫。(甚至我和譯者都在接近結局的某個地方,大破防眼淚飆出來……)

    故事簡介放在下方。
    乍看之下這種「某個有錢少爺救了一個落難女子(妖怪?)回家,握有家中大權的媽媽反對他們結婚」如此《戲說台灣》的故事類型,能兼顧類型和文學叫好又叫座足見作者功力之深。

    如果水位漲到那麼高,
    那女人是怎麼活下來的?

    【故事簡介】(引用自光磊國際版權的介紹)

    本書講述地方豪族「凱斯基」(Caskey)一家人半個世紀的恩怨情仇,融合魔幻寫實、靈異恐怖、肥皂劇式的家族劇、還有克蘇魯元素,在《來自地獄的平裝書》中被封為「恐怖文學版的《百年孤寂》」,有人形容這是「福克納與愛倫坡的文學綜合體」,甚或是《飄》加上洛夫克拉夫特的《印斯茅斯疑雲》!

    小說一開場,暴雨過後,帕迪德鎮被洪流淹沒,一黑一白兩人划著小船在鎮上搜尋來不及逃難的倖存者,結果在旅館二樓發現神祕紅髮女子艾莉娜(Elinor)。她自稱來自隔壁州某小鎮,要來應徵學校老師,結果被困在房間裡。年輕的白人男子奧斯卡不是別人,正是凱斯基家的少爺,也是鎮上頭號黃金單身漢,他立刻被艾莉娜所吸引,不顧母親反對展開熱烈追求,沒多久就把她娶回家。

    凱斯基家的女主人瑪麗洛芙(Mary Love)很不高興。她是男主人的遺孀,也是奧斯卡的媽媽,有著極強的掌控欲,把家族鋸木場的股權、家族大宅的產權、甚至是奧斯卡的妹妹,都牢牢抓在手裡,一切都是「我是為你好」,說到頭為的還是自己。她認定艾莉娜來歷不明、要拐騙家族財產,想方設法要阻撓兒子的婚姻。

    艾莉娜也不是省油的燈,遠遠不是。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她絕非普通人,甚至「不完全是人」。她顯然是水裡的某種精怪,有時要回到河裡游泳,有時會用殘忍的手法殺人獻祭,有時又彷彿能預知未來。她對奧斯卡一往情深,用盡一切幫助他奪權致富,為他生兒育女,讓凱斯基家族壯大成富可敵國的大亨。說到頭來,誰才是「怪物」呢?

    《黑水》前半的主軸就是瑪麗洛芙與艾莉娜的婆媳大戰,再加上「精怪愛上人類」這種戲碼,身為華人的我讀得津津有味,覺得天啊既視感也太強,這劇情搬到台灣來完全沒問題!家族故事之所以好看,正在於狗血、也正在於親族間的愛恨情仇離我們太近,所有的悲歡離合都有帶入感。但是麥克道爾寫得節制,不流於浮誇,而且適時端出讓人背脊發涼的恐怖橋段,各種元素融合得恰到好處。

    等到瑪麗洛芙離世(死法也十分「精彩」),艾莉娜正式掌權,凱斯基家族就邁入了新的時代:下一代的小孩逐漸長大,新的挑戰紛至沓來。小說從 1919 年寫起,一路走過經濟大蕭條、二次大戰、再到戰後的繁榮與重建,曾經輝煌的凱斯基家族,後來為何日漸凋零?瑪麗洛芙陰魂不散,對艾莉娜展開殘忍復仇,最終誰才是贏家?

    【作者簡介】
    麥可·麥克道爾(Michael McDowell)(1950-1999)
    1979 年以《護身符》(The Amulet)出道。著名作品包括南方哥德式恐怖小說《元素》(1981年),連載小說《黑水》(1983年,最初以六卷平裝書的形式出版),以及「傑克與蘇珊」三部曲。
    作品橫跨恐怖、偵探和驚悚類型,被史蒂芬・金譽為「美國最頂尖的平裝小說家」。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提姆・波頓《陰間大法師》的編劇。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